4)第681章 光刻机_重生98,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你的光刻机。至于岛国,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计划经济,咱们根本过不了产经联那一关。”

  陆逸明说道:“其实说实在话啊,就是因为考虑到你说的这些东西,所以我才决心要把我们自己的光刻机做出来,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——而且现在所付出的代价,是往后的日子里最低的,以后的代价会越来越大,有可能大到举全国之力都没用的地步。到那时候我们只能投降。”

  “至于卖给谁这个问题,那就更容易解决了。我投资了那么多芯片公司半导体公司,他们都要用的啊。而且我跟你说,现在是市场需求摆在这里,根本就不是卖给谁的问题,只要造出来根本不愁卖。那什么中芯国际,对吧,不知道多少公司现在嗷嗷叫着想要光刻机。”

  李易文看陆逸明说得眉飞色舞,却感觉到无比蛋疼。他实在是不明白,眼下以陆逸明的手段和机会,赚钱的项目多如牛毛,假以时日超越比尔·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,为什么陆逸明却把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浪费在这种难度超高、成功概率极低、并且小众冷门到即便成功了似乎也赚不到多少钱的项目上。

  陆逸明话锋一转,对李易文说:“你听说过摩尔定律没有?”

  李易文很干脆地说:“没有。大哥,我学金融的,金融里面可没这东西。”

  陆逸明说:“所谓的摩尔定律,就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·摩尔所提出的产业规范——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。而每一次制程前进,也会带来一次芯片性能性能的飞跃。这既是对芯片设计的要求,同时也是在要求光刻机必须领先设计环节一步,交付出相应规格的设备来。”

  李易文对此却产生了疑惑:“这些我都明白,可和你要造光刻机有什么关系呢?”

  陆逸明说:“造芯也好,造光刻机也好,关卡等级其实是指数级别增加的,上世纪90年代,光刻机的光源波长被卡死在193nm,成为了摆在全产业面前的一道难关。”

  “你知道的,雕刻东西,花样要精细,刀尖就得锋利,但是要如何把193nm的光波再“磨”细呢?现在全世界大半个半导体业界都参与进来,分两队人马跃跃欲试。”

  “康尼等岛国一系的半导体公司主张用在前代技术的基础上,采用157nm的F2激光,走稳健道路。而新生的EUVLLC联盟,则押注更激进的极紫外技术,用仅有十几纳米的极紫外光,刻十纳米以下的芯片制程。”

  说到这里,陆逸明语气稍顿,喝了一口茶,接着说道:“但技术都已经走到这地步,不管哪一种方法,做起来其实都不容易。这是一个关键的技术发展节点,更是新王和旧王彼此间的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7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