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39章 峰路山下_明末最强钉子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长岭山防线因其坚固,而受到广泛赞誉。

  无论是文官员还是武将,均对其坚不可摧的地位给予高度评价,视其为保卫后方安全的关键屏障。

  因此,五道岭等地亦可借鉴长岭山的防御策略,建立类似的城寨防线。

  在十九日这一天。

  马世龙与满桂的新军被留驻于五道岭。

  与此同时,总兵刘继虎、游击都猎城、副将郑林义等人,连同两万余名官军,驻扎在杏山堡、大兴堡、东青堡及其周边地区。

  与长岭山的青牙军辎兵,共同守护着大军的退路。

  马世龙和满桂两位总兵,在五道岭积极动员民夫军壮挖掘壕沟、修筑城墙。

  他们模仿长岭山的做法,充分利用地形地势。

  为了支持他们,青牙军辎重营提供了专业人才,协助进行地形勘测和图纸绘制等事宜。

  随着大量民夫军壮的到来,五道岭各地开始了一系列的建设工程。

  不过这时,清军似乎已经察觉到了明军的行动。

  频繁派遣侦骑进行干扰。

  双方陷入了一场侦察与反侦察的较量。

  明军的哨探报告称,建虏在距离五道岭十几里远的女儿河北岸,似乎也在进行大规模建设,可能隐藏着重大的战略意图。

  但由于敌方哨探遍布河岸两侧,己方哨探难以接近,因此无法获取确切的情报。

  ……

  崇祯三年,七月二十二日。

  后方稳妥。

  这日,北上明军,步骑炮军交加,浩浩荡荡逼向松山。

  明军军容极盛,大军数量超过十五万之多。

  人马声势,望不到头。

  而在明军从杏山出发,向松山挺进的那一天。

  锦州南面,峰路山。

  峰路山由众多高低不一的丘陵和山岭组成,面向锦州的一侧地势较为平坦,而面向松山的一侧则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和山岭。

  在接近主峰的地方,山势变得陡峭起来,且岭前遍布荒草和山石。

  这样的地形只适合精锐步兵通行,不适合骑兵和战车通过。

  在峰路山东侧数百米的山脊上,有三块险峻的巨石巍峨耸立。

  宛如擎天之柱,屹立不倒。

  在这些巨石旁边,一顶高大的大伞被高高撑起。

  伞下站立着一个肥胖的清朝男子,正是清朝的皇帝皇太极。

  明朝人称他为黄台吉,或者洪太。

  此刻的皇太极正凝视着山下的松山堡,沉思着。

  在他的周围,聚集了许多清国的王公贵族、旗主额真、贝勒等重要人物。

  尽管烈日炎炎,众人汗流浃背。

  但他们都不敢有丝毫懈怠,都像他们的皇帝,一起凝视着山下的景象。

  沿着山脊,清国精锐的白甲兵和葛布什严阵以待。

  旌旗招展,气势磅礴。

  长时间的凝视后,皇太极冷冷地问道:“温越,洪承畴他们开始从杏山进军了?”

  镶红旗主岳托从人群中走出,跪在皇太极身边,回答道:“回禀皇上,确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7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