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五十四章 邺城援军_三国武圣关云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离开,关羽转而向其余在场的士兵道:“你们随我出城。”

  “倘若周仓能够将其杀退,敌军必然会向邺城方向退回邺城,我也可以先行回到许昌做出接下来的打算。”

  ……

  大殿之中,汉帝坐于殿上,其余官员皆站立殿下左右。

  汉帝眼带彷徨,开口道:“众爱卿可有什么退敌之计?”

  汉帝本以为关羽攻入许昌之时便是自己重获自由之日。

  自从当年刘备进入许昌与汉帝见一面之后,刘备就已经答应汉帝,总有一日,刘备会领着大军杀入许昌城,迎接汉帝。

  没想到,刘备做到了,关羽攻入许昌,但是汉帝却食言了。

  如果身边能够有几个有能力的大忠臣,汉帝现在也已经坐在许昌城众接受关羽的朝拜了吧。

  现在让汉帝称刘备的军队为叛贼,他的心如刀绞。

  吴质走出队伍,拱手行礼。

  “回陛下,我军现在与刘备大军对峙的兵马不多,可从并州、幽州等处抽调防御胡人和辽东公孙家的兵马,南下御敌。”

  汉帝没有第一时间回应吴质的话,而是转看向曹丕,略有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曹爱卿觉得如何呢?”

  曹丕闻言赶紧走出来,站到殿中央,拱手行礼。

  “臣以为可行,北方胡人深畏于我,近年又屡遭大败,自然轻易不会有所动作。”

  汉帝这才点头,还未开口,曹丕便先问众人道:“那就行此策吧。谁人愿领兵南下?”

  说完,曹丕自己立即接过话,对汉献帝道:“臣以为,路招,邓艾可已担此任。”

  对于曹丕这般自问自答,汉献帝虽然不爽,亦只能勉强笑了一下,道:“路招邓艾何在?”

  曹丕道:“此二人正在校场,不在殿上。”

  汉帝抿了抿嘴唇,违心道:“好,好,果真是我汉家之骁将。”

  汉帝说这句话时少了激昂的语气。

  于是曹丕凑出五万精锐,打发二人南下支援。

  ……

  曹仁得到五万精锐的支援,加上原本兵马,总计约七万人,大喜不已。

  “将军,我军现在人数远超关羽,现在可以分兵对付关羽的两面之军。”

  曹仁虽然身为曹彰叔父,但是言语上确实抛开这一关系。

  以曹彰的性格,如果能与敌军相抗衡,他也不愿意躲在城中固守。

  “你说的对,我军应该趁此机会,将根基未定的关羽一举击退,许昌丢了,不能让其再北上了。”

  两人一番商议之后决定由曹彰领三万人与廖化陈庆之对峙。

  曹仁领兵四万人进驻新郑,与许昌的关羽对峙。

  曹仁没有急于和关羽发生战事,打算修整之后,再进攻关羽。

  关羽在许昌听说曹丕派遣大军来助曹仁,且曹仁大军才刚到新郑,定然未稳住大军。

  关羽欲领兵出击,习珍却道:“敌军此来势大,我军兵少,以少击众,如以卵击石,将军何不以逸待劳,以坚守为上。”

  关羽闻言,解释道:“敌军如此远来,势大又能如何,敌军必然疲惫,一时间难成战力,我军不趁此机会对敌军发起进攻,先挫其锐气,再伺机败敌,更待何时。”

  “将军还是要小心为上,兵力悬殊,我军士兵经过多起战事,也是身心疲惫啊。”

  心知系统之能的关羽,自然不听习珍言语,令习珍固守许昌,自领万人前去攻击曹仁。

  曹仁还在修整大军,便听得来报说关羽兴兵来攻。十分震惊,急忙召集来路招、李霖二人道:“兵法云:进攻之势,主倍而客半。再加上我军虽众,却一时疲惫,难以用命。

  你二人可各领五千人马,去驻扎于长社、葛坡二地,互相守望,拖延时间,待我军修整完毕,便可一举破敌。届时,记你二人首功。”

  二人闻言,星夜领兵而去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7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